深入贯彻《甘肃省职业教育衔接贯通人才培养实施方案》“357”培养模式要求,以种子生产经营、旅游管理两大省级特色专业群为核心,面向全省遴选优质中职学校开展“3+4”贯通培养。实现人才培养方案、核心课程标准、教学资源库、质量监控体系“四统一”,强化戈壁农业、敦煌文旅等区域特色产业人才供给。
甘肃省范围内具备独立法人资格,办学规范的中等职业学校,优先选拔位于酒泉、张掖、武威、金昌等河西走廊地区,或与敦煌文旅集团、大禹节水、敦煌种业等当地龙头企业深度合作的中职学校。聚焦种子生产技术(610101)、设施农业生产技术(610112)、旅游服务与管理(740101)等专业,仅限1所中职学校1个专业与我校1个优势专业对接。
1.办学合规性(10分)
具备教育部《职业教育专业目录》内对应专业(种子生产技术610101、设施农业生产技术610112、旅游服务与管理740101),近三年无省级教学事故通报(以省教育厅质量年报为准)。
为省级优质中职学校,且验收结果为“良”以上,全日制在校生≥1200人(23个国家重点帮扶县学校可放宽至1000人)。
2.条件达标率(10分)
中职学校办学条件9项监测指标达标率≥90%(23个国家重点帮扶县学校可放宽至80%)。
生均教学设备值≥6000元(种业专业)/4000元(旅游专业)。
1.教学质量监控体系(15分)
有校级教学督导组,定期开展听课评课(5分)。
建立学生成绩分析制度,近3年专业核心课通过率≥85%(5分)。
近3年学生在省级以上种子质量检测/导游服务等赛项中获奖(1项5分,最高5分)。
2.联合培养可行性(15分)
愿意共享教学日志、实训报告等过程性资料(5分)。
同意我校教师参与中职阶段核心课教学(如承担《植物组织培养》部分课时,10分)。
3.学生管理协同(10分)
制定联合培养学生专属管理办法(如德育学分互认、职业生涯规划共导,5分)。
近3年学生体质健康达标率≥90%(5分)。
河西走廊职教集群会员单位(10分)
必交材料和加分材料加盖学校公章,PDF格式发送至指定邮箱345132867@qq.com。
1.必交材料:
(1)《甘肃省职业教育衔接贯通培养申报书》。
(2)办学条件达标证明(省教育厅9项监测指标报告)、省级优质中职学校验收结果文件。
(3)专业建设材料:核心课程大纲、实训基地合作协议、“双师型”教师名单及职业资格证明。
(4)近3年教学质量数据:核心课通过率、技能竞赛获奖证书、学生体质健康数据。
2.加分材料:
参与地方产业学院或行业共同体的证明、与龙头企业共建基地的合作协议。
1.由质量管理处对照省级“3+4”遴选条件(优质校、在校生规模、专业对接等)进行合规性审查,一票否决项不达标者直接淘汰。
2.教务处审核专业开设年限(≥3年)、年均招生人数(≥50人)及课程衔接度。
1.考察组构成:
领导小组+质量评估组+专业指导组+行业专家组。
2.重点内容:
实训基地:现场查看智能温室、模拟导游实训室等设施设备及使用频率。
校企合作:核查与企业的实质性合作(如订单班、师资互聘)。
质量监控:调阅教学督导记录、学生成绩分析报告、技能竞赛备赛方案。
评分权重:基础资质20%+专业匹配30%+质量管理40%+产业服务10%,按总分排序确定拟合作名单(原则上每个专业遴选1-2所)。
签订《“3+4”贯通培养合作协议》,明确双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。中职学校需每学期提交教学质量报告,接受我校过程监管。
1.对接省级“3+4”转段考核机制。按“3+4”中本贯通培养学生,通过参加全省中职对口升学考试,在中职对口升考试本科招生计划中单列计划、单独划线、单独录取,并在提前批次录取,转段录取名单须由省教育考试院审定。
2.落实《甘肃省中职学生思想品德综合考评指南》,中职学校提交学生德育考核方案,考核不合格者不得参与转段。
1.年度评估:每年12月由质量评估组牵头,从人才培养质量(40%)、教学管理规范(30%)、校企合作成效(30%)三方面考核。
2.成果应用:评估优秀的合作学校,优先纳入我校重点合作建设单位,推荐参与省级产教融合项目申报。
咨询电话:招生就业处 赵平 13893766326
督导处 阚永彪 18093845290
酒泉职业技术大学
2025年5月8日
邮编:735000 联系电话:0937-2688169 0937-2689631 传真:0937-2689631